新玉米集中上市时间为每年的第四季度,其价格低,诱食性好,直接应用于饲料生产的现象较为常见。但由于玉米为后熟化作物,新玉米的水分含量、抗性淀粉、蛋白酶抑制剂、粘度、霉变度、储存条件及品种等因素,会导致其直接添加饲料后出现一系列问题,如过料、腹泻、生产性能降低等。下面我们将从新玉米的特征及在生产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做简要描述。

  一、新玉米的特点

  1、水分含量高

  新收获的玉米含水量相对偏高,在华北地区为15%~20%,而东北及内蒙地区则为20%~30%;如果在玉米成熟期出现雨量偏高或气温偏低的状况,则新玉米中的含水量进一步增加。新玉米中含水量的升高,造成日粮营养稀释、霉菌毒素增加等一系列应用问题。

  1.1营养稀释

  饲料日粮中使用高水分的玉米,会稀释业今三以降、能蛋比失衡。以蛋鸡日粮为例,下图是不同含水量的新玉米在固定添加比例情况下日粮的代谢能值,实际应用中需要对日粮的能值进行额外补充。

  1.2霉菌毒素风险

  新收获玉米水分高,感染霉菌及其毒素风险系数的提高,不完善粒的比例也有增加,亦加大霉变风险;霉变不仅仅局限于储存过程中,在收获时期,约1/4谷物已受到污染。霉菌及其毒素的存在对于饲料品质的控制带来较大困难,不仅影响畜禽健康,同时毒素在肉、蛋、奶中残留,给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2、淀粉消化

  除水分含量高之外,新玉米中淀粉消化率低也是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新收获玉米,在两个月时间内,由于其体内酶暂未失活,淀粉以合成代谢为主,总淀粉、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缓慢上升。与陈玉米相比,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值、抗性淀粉含量等均有所升高。

  2.1直链/支链淀粉比值

  淀粉直/支比是反映淀粉消化性的重要指标,体外模拟试验一致表明,淀粉支/直比与淀粉消化率呈正相关。不同品种的玉米,两者比例不一致,新玉米在整体上直链淀粉含量高,形成晶体区域大,淀粉消化率低;

  同时加工方式也会导致直/支比变化,每年东北地区新玉米收获后多采用烘干干燥模式,烘干效率高,但这个方式会造成直链淀粉升高,降低淀粉消化率。

  2.2抗性淀粉含量升高

  抗性淀粉是指在健康动物小肠中不能被胰淀粉酶水解吸收的淀粉。玉米是后熟作物,新收获玉米抗性淀粉含量在4%~5%,储存2周后迅速下降,储存3-8周稳定在1%左右。作为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抗性淀粉降低了饲料的能值,同时干扰机体对淀粉、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进而降低动物生产性能;

  2.3糊化温度

  常规玉米糊化温度为64-72℃,在95°C以内糊化度随温度提升而改善,糊化后的淀粉可消化性增加。新玉米由于水分高,在饲料调质时添加蒸汽困难,物料吸收的蒸汽量少,糊化度不高。同时,如果调质温度偏低、调质时间过短,糊化效果会更差,势必会直接影响饲喂效果。

  3、其他因素

  3.1 胰蛋白酶抑制剂

  胰 蛋白酶抑制剂是植物防御蛋白的一种,为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与畜禽动物体内胰蛋白酶结合,形成不可逆且无酶活性的复合物,从而抑制动物对蛋白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能力。新收获的玉米在储存4周后,胰蛋白酶抑制剂因子显著降低,平均降幅在1/3。

  3.2戊聚糖含量

  新收玉米与储存一年的玉米相比,水溶性戊聚糖含量高20%左右。卞晓毅在检测肉鸡食糜黏度时,发现饲喂新玉米的肉仔鸡空肠食糜的黏度显著高于饲喂储存一年玉米的肉仔鸡。戊聚糖尤其水溶性戊聚糖是造成肠道食糜黏度的主要因素。新收获玉米随储存时间延长,总戊聚糖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在储存45天后显著下降。

  二、新玉米使用注意事项

  1、把控原料质量标准

  新玉米上市期间,要加强原料的质量控制。对外观、水分、容重、杂质及不完善粒等指标强化接收标准,加大不同批次原料的抽检频率。

  2、适度陈化

  新玉米在后熟期间,抗性淀粉、总戊聚糖等含量逐步降低,各种营养成分趋于稳定,但呼吸作用仍在进行,这个阶段玉米营养价值最高、脂肪酸含量最低。玉米后熟化时间需要在1个月以上,建议适度陈化后再添加在畜禽饲料中。

  3、梯度添加,设置过渡期

  新收获的玉米可通过与高品质陈玉米或者其他替代原料如小麦等混用逐步过渡,降低初期使用时饲料中新玉米的用量。建议过渡期在半个月以上,如用其他原料替代时,需额外关注替换原料与玉米存在的营养素的差异,及时补充。

  4、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

  针对新玉米本身特征,初期使用时可以在饲料中额外添加酶制剂、酸化剂、脱霉剂等产品,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维持肠道健康,调节菌群平衡,减少过料、腹泻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