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内玉米市场在供应宽松格局下,价格出现大幅调整,部分玉米产业企业开始积极利用期市锁定成本、稳定经营。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大集团)是一家以水产、畜禽饲料为核心业务的农业综合企业。伴随着国内养殖业的持续扩张,海大集团业务发展迅速,2023年实现饲料销量2440万吨,稳居全球第二。海大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曾经做过调查,粮价年波动率可能在20%~30%,而海大集团的净利润率在3%~4%。这样的粮价波动我们可承受不起,因此,必须利用期货工具来规避风险。”
据记者了解,玉米期货上市二十年来,产业客户参与度不断提升,玉米产业企业对玉米期货市场的认知和运用逐步深入。尤其对玉米下游饲料企业而言,由于行业利润微薄,玉米价格波动不但关系企业经营利润,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利用期货工具稳定生产经营成为饲料企业稳健经营的“护身符”。
期货护航企业稳健经营
据记者了解,对海大集团的日常经营来说,期货市场早已成为采购价格的重要参考。当前,海大集团已经在日常经营中建立起期货买入套保与现货采购相结合的内部管理制度。比如,在玉米期货市场的套保规模一般以工厂上报计划中50天的玉米现货用量为准,对冲头寸不能随意超过现货规模,期货与现货合理搭配,形成了自身的套保交易节奏。由于一直坚持规范操作,海大集团极少因市场价格波动而遭受大幅亏损。
同为饲料生产企业的中粮饲料(沛县)有限公司也在期货市场尝到了套保的“甜头”。该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买入玉米期货合约进行套保可以帮助企业有效控制原料成本,及时锁定生产加工利润。比如,2022年,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全球谷物价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位,原本相对偏低的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也逐步走高。“我们预期玉米价格要上涨,但又无法在短期内买入太多现货,如果没有期货工具,公司的经营压力肯定要增加。”
玉米期货成为企业锁定采购成本的有力工具。2022年春季,中粮饲料(沛县)有限公司根据未来的采购计划,在玉米期货2209合约上逐步建立多单6500手,之后陆续完成6.5万吨的现货采购,并相继平掉对应的期货仓位。其间,玉米价格如预期一样持续走高,导致企业采购成本增加375万元,但期货端套保操作获得收益388.5万元,有效对冲了企业面临的成本上行风险,以较低的成本完成原料玉米的采购。
玉米价格趋于稳定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月8日下午收盘,大连玉米期货市场主力合约2505收盘价2230元/吨,较2024年12月20日收盘价2184元/吨上涨46元/吨,涨幅2.11%;大连港玉米现货平仓价2050元/吨,较2024年12月20日的2030元/吨上涨20元/吨,涨幅1%。
对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玉米首席分析师、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吴天龙介绍,来自外部的增量不断减少,有利于促进国内玉米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无论是实际供给层面,还是市场心理层面,都为国内玉米价格走势带来一定利多。据海关数据,2024年1月至11月,我国玉米进口量1343.2万吨,同比下降39%。2024年8月至11月,连续4个月每月进口量不到50万吨。2024年11月玉米进口量不足30万吨,同比下降92%。玉米进口量的下降有利于缓解国内市场供给压力。
光大期货研究所农产品研究总监王娜认为,2024年下半年以来,多项因素开始转向利多,玉米进口量减少,中储粮增加玉米收储数量,这些调整对玉米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消费市场方面,预计2025年生猪存栏增加,消费有望好转。同时,蛋鸡存栏也处于高位,为饲料消费提供了支撑。
“2024年,下游消费市场看空后市,悲观情绪下,行业中渠道库存和消费企业的常备库存都处于低位。若后市供应收缩、消费转好,低库存企业就会扩大采购,有利于带动玉米摆脱持续两年的熊市束缚,期现货价格有望联动上行。”王娜表示。
此外,记者注意到,大连玉米期货市场不同月份合约价格呈现远月升水结构。截至1月8日下午收盘,C2501、C2505、C2509合约收盘价分别为2101元/吨、2230元/吨、2279元/吨,表明市场对远期玉米行情走势较为看好。
王娜表示,目前玉米价格处于近四年相对低点,饲料、深加工等企业应当对后续供需情况保持高度关注,并根据自身经营需要,通过买入套保等方式对远期采购进行适当的风险管理,以保障企业的持续稳健经营。